9月14日,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总体情况、筹备情况、重点活动安排,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公布,本届诗歌节将于今年9月21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飞,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民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高波主持。
本届诗歌节呈现四大亮点
何亚文介绍了本届诗歌节的总体情况。据介绍,本届诗歌节主体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及文艺演出,诗歌主题研讨会、诗歌采风创作和征集、群众性诗歌活动、诗歌主题剧目展演、诗歌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发布等,同期河南还将开展省内诗歌活动。
开幕式将于9月21日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举办,以诗歌朗诵、情境表演、声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一场精彩的开幕演出。闭幕式将于9月27日举办,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诗歌节节旗交接仪式及闭幕文艺演出。主体活动中,诗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著名诗人、诗评家、学者及部分诗歌刊物主编进行主题交流探讨。诗歌采风创作与征集活动邀请全国知名诗人深入历史文化重镇、红色革命圣地和现代化建设现场体验感受,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群众性诗歌活动将以诗歌讲堂、吟诵展演、中秋诗会和市民体验等形式开展系列普及面广、参与度高的诗歌活动。诗歌主题剧目展演将邀请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郑州市集中展演。诗歌节期间还将发布“诗意金秋”“诗意原乡·老家河南”等诗歌主题旅游线路,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此外,河南省也将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论坛等同期活动。
本届诗歌节有四大亮点:
一是办节意义特殊。本届诗歌节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举办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盛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展现新时代诗歌百花竞放生动景象的宽广舞台,团结凝聚广大诗人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弘扬正道、追求德艺双馨的重要平台,更是全国人民感受诗意、品鉴诗情,共享诗歌文化大餐的重要节日。在河南省举办本届诗歌节,是文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生动体现,将进一步展现河南省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推动中原地区乃至黄河流域的纵深发展。
二是多地联动参与。本届诗歌节坚持面向全国、立足中原,做到有声有色有气势。整合全国各地诗歌优秀资源,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为重点,调动鹤壁、安阳、新郑、登封、巩义、新密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并与历届诗歌节举办城市如成都、西安、宜昌等开展互动,覆盖地域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将创历届之最。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多地联动参与的举办模式显示了中原大地居天下之中的胸怀,更彰显了本届诗歌节的宏大气势。
三是突出为民宗旨。本届诗歌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有来有往有互动。不仅邀请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参与诗歌节,开展系列学术层面和专业领域的活动,也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欣赏诗歌艺术、感受诗歌魅力、分享诗歌艺术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已经开展了系列群众性诗歌活动,并面向全国进行诗歌征集。
四是做好融合文章。本届诗歌节坚持融合思维,做到有诗有景有远方。将“诗和远方”有机融合,为人民群众开拓更多有吸引力的“诗歌之旅”,让更多人共赴诗歌盛会。将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如舞剧《水月洛神》、豫剧《大河之子》、中国诗歌主题交响音乐会、中央民族乐团“声诗润朱弦”古典诗词合唱音乐会等。将诗歌与科技融合,扩展诗歌展现空间,丰富审美感受。创新诗歌线上呈现方式,发挥线上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等优势,与时俱进,吸引更多年轻人,扩大受众规模,打造“永不落幕的诗歌节”。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